这“该死”的仪式感

失而复得

很久很久以前,写过一篇文章叫做《寻表记》,说小朋友的电话手表不见了。后来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又给小朋友买了一块。

然而,就在周五晚上去接小朋友回家的时候,她又把之前丢失的手表给带回来了。问具体的情况,说是在一个通许的橱子里找到了,里面还有她同桌之前开运动会的时候丢失的小兔子。

现在来还原事件,应该还是不知道让谁给拿走了,后来发现没法用。又给放到了别人的橱子里,同样,还有一个伴随着小兔子。这几个东西很可能你是运动会那天一起失踪的。

于是,现在小朋友有了两块表,问题是,我只有一张电话卡。

又又又去修导航了

话不多说,直接看图吧

之前只是说盖住了,没想到盖住这么多,说话声音都听不见。车在电话基本是废了。跟修理厂沟通后,首先是安装 mic,实在不行再进行打孔。这个导航换的真是一波三折,命途多舛啊。

这仪式感

周日是父亲节,不过父亲节的存在感,感觉比母亲节弱了不少。看不到太多的宣传,也没看到很多的活动,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闭目塞听。

然而,这天正好是小朋友小姨家的小朋友过一周岁的生日。为此,还准备了满满的项目单。

看着这长长的节目单,不禁陷入了沉思。现在宝子都七岁了,从来有过这么隆重的周岁礼。

他们九点半就去了,在家里给宝子简单化妆,换衣服,毕竟她也是要去拍照的。刚多十点多小朋友就坐不住了,说想去。问题是去了也很无聊啊,就只能那么呆着。

不过最后还是在十点半之前过去了,找到房间之后,就听到她的那个弟弟在里面哭。想来也是折腾了太久已经累了。

娃的爷爷奶奶一脸的笑容,不管娃怎么哭都是满脸笑容。反观娃的姥姥姥爷,尤其是姥爷,看着娃在那里哭那是一脸的心疼。更何况这一年基本都是姥姥姥爷在看着,爷爷奶奶一共出现了不到一个月。

这满脸的心疼和笑容,在一霎那忽然就成了一副对比鲜明的画面。看着自己陪伴了一年的娃,转眼间成了别人的“玩物”,当然,都是为了所谓的仪式感。在我看来,这个流程没有必要那么长,简单拍拍就行了。那种画面,让我想起了一句话,自己种的好好的白菜被猪拱了。之前是拱了闺女,现在又拱了外孙。

也怪自己太没有仪式感,当然了,这不是自己的娃,自己也不能说什么。毕竟,人家是要仪式感的。

啧啧,这“该死的”仪式感。

上菜的时候也是说,尽量早点上,过节人挺多的。也是这时候,我才意识到,哦,原来真的是父亲节,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区别的。

☆版权☆

* 网站名称:obaby@mars
* 网址:https://lang.ma/
* 个性:https://oba.by/
* 本文标题: 《这“该死”的仪式感》
* 本文链接:https://lang.ma/2024/06/17348
* 短链接:https://oba.by/?p=17348
* 转载文章请标明文章来源,原文标题以及原文链接。请遵从 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2.5 中国大陆 (CC BY-NC-SA 2.5 CN) 》许可协议。


You may also like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